拼多多的烧钱大战与资本软肋

生活服务 04-18 阅读:59946 评论:0

三年融资80亿美元

拼多多最新的11亿美元融资到位了吗?

上个月底, 拼多多宣布了11亿美元的新一轮定增计划,并称部分长线投资人已认购,预计4月上旬完成。但目前时间已过, 拼多多仍未披露这轮融资是否已完成。

拼多多此前披露,这一轮定增发行股份约占总股份的2.8%,总价值约11亿美元。不过, 拼多多仅在4月3日披露 腾讯以5000万美元参与了本次定增。

腾讯是 拼多多的战略投资者。从2016年入局 拼多多的B轮融资开始, 腾讯参与了 拼多多上市前的每一轮融资,上市后也未减持。4月初的增持后, 腾讯持股变为16.5%,仍旧是仅次于创始人黄铮的第二大股东。

但除了 腾讯参与外, 拼多多至今对其他投资人细节讳莫如深。这也让外界猜疑 拼多多这轮定增是否顺利?

从去年下半年起, 拼多多股价大幅上涨,2019年11月触及45.25美元的高点。目前, 拼多多市值已达500亿美元,近期股价在40美元左右的高位。这也意味着,参与这轮定增的投资人成本并不低。

拼多多上市后,电商“下沉”故事在资本市场吸引了不少拥趸。这个故事最大的亮点是 拼多多的用户和销售额数据:两年间, 拼多多的年度购买用户已从2.4亿猛增到5.9亿,用户渗透率仅次于阿里;GMV从1400多亿猛涨到突破万亿,仅次于阿里、 京东

但是,美妙增长数据背后是 拼多多投入的巨额营销费用及用户补贴,过去两年, 拼多多疯狂“烧钱”,仅销售营销费用(含用户补贴)就烧掉了405亿元,近60亿美元。2018、2019年, 拼多多亏损持续扩大,年度经营亏损分别约40亿元、60亿元。

从烧钱效率上看, 拼多多虽然获得了近6亿的海量用户、过万亿GMV,但这些用户平均每人仅贡献1600多元的GMV,和淘宝相差约五倍。那些被补贴吸引的用户是否能转化成真正的购买用户,仍然是投资机构心头的疑虑。

这决定了,是否要陪 拼多多继续烧下去,投资机构存在争议。

80亿美元融资

拼多多成立至今不到五年,2018年前累计融资仅1亿多美元。但在过去两年多, 拼多多疯狂融资达80亿美元之巨。

上市前, 拼多多在2018年4月获得了 腾讯、红杉等机构突击投资30亿美元。2018年7月底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, 拼多多更是进入了资本融资密集期。

除IPO融资18.7亿美元外, 拼多多还通过各种方式密集融资补充资本,包括2019年2月增发融资不到11亿美元,2019年9月发行1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。

不包括最新的11亿美元定增, 拼多多已通过IPO及定增、可转债等方式累计融资约40亿美元。

可以说, 拼多多的上市极大拓宽了其融资渠道,为擅长打“营销战”、“补贴战”的 拼多多提供了攻城掠地的弹药。

2018年, 拼多多共融资不到50亿美元,当年投入销售营销费用134亿元;2019年, 拼多多又再融资约20亿美元补充弹药,当年投入销售营销费用271亿元,特别是在下半年掀起了“百亿补贴”,通过补贴苹果手机等爆款产品,向“五环内”市场进军。

这里要注意两点:一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 拼多多从过去的广告营销模式转变为用户补贴模式,改以更高的现金使用效率来消耗弹药;二是经过快速消耗,其弹药库存不多了:2019年底,拥有账面现金333亿元,但大多数为商家保证金等受限现金,手头可动用的现金仅约57亿元。

这恐怕正是 拼多多急于再次定增的原因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 腾讯以5000万美元参与定增,定增价仅约32.5 美元/ADS,是当时 拼多多股价的8折。折价定增,说明 拼多多对现金需求的急迫。

另外, 拼多多特意强调了定增的对象是长线投资人,这也呼应了外界对 拼多多继续烧钱补贴、可能长期亏损的预期。

竞争压力

拼多多上市前后狂飙突进,依靠的是下沉市场、社交流量以及营销补贴的“三把斧”。但时过境迁, 拼多多的下沉战略已面临严重挑战,竞争对方也给 拼多多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。

拼多多的早期战略瞄准了三四线市场,很短暂的时间里就迅速崛起,成功在淘宝和 京东之间闯出了一条血路,引领了互联网的“下沉”狂欢。

但是,下沉市场之所以过去被忽视,并非是阿里、 京东的失误,而是因为这个边际市场看似消费者众多、潜力巨大,但实际上客户群体的真实价值较低,且容易受到优惠、补贴的吸引,忠诚度不高难以留存,拿下这个市场吃力不讨好。

表面看来, 拼多多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,迅速拿下了近六亿用户,但实际上单个客户贡献的GMV较低,且需要不断投入巨额补贴维持。从产业趋势上, 拼多多必须摆脱早期假冒伪劣低价产品的形象,后期尝试走消费升级的道理,靠C2M直供模式等实现进化。

与此同时,淘宝和 京东等竞争对手也没有闲着,均围绕自身优势,通过社交电商、直播等方式进攻 拼多多的基本盘。比如 京东通过社交电商“京喜”出击下沉市场,用户增量也十分迅猛,阿里的淘宝直播则更为犀利,通过直播已完美下沉到县城乡镇。

至于 拼多多的短板——商品链和物流链,则是淘宝和 京东的长项。

因此, 拼多多虽然也通过百亿补贴扩大了“五环内”的增量,但整体而言, 拼多多现在的竞争形势反倒更为凶险。

投资者争议

最近几个季度, 拼多多每次发布财报都会出现股价大幅波动,特别是 拼多多启动百亿补贴计划后,去年11月发布三季报、今年3月发布2019年报后, 拼多多的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,说明投资者对 拼多多的补贴拉新方式存在巨大争议。

黄铮对此显然比投资者存在迥异的认知。这位年轻的电商大佬视巨额补贴为投资,认为这是为长期的机遇投资,但投资者顾虑“百亿补贴”是否具有可持续性:补贴后的低价苹果手机、iPods耳机吸引来的用户,会留在 拼多多继续消费更多商品吗?这是个大大的问号。

最近瑞幸咖啡爆雷后,投资者对 拼多多的烧钱补贴模式可能将更为忧虑。同样是新消费的“补贴大户”,瑞幸咖啡靠伪造财务数据编制增长神话,说明大规模补贴并非是万能的神丹灵药。

但目前看来, 拼多多的烧钱补贴战略还将坚决持续。按照 拼多多的说法,本次定增资金将主要用于农产品上行、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以及C2M产业等。

不过,假设 拼多多继续执行百亿补贴计划,即使按照每年200亿的费用投入,今年在完成11亿美元定增后, 拼多多还需要继续融资至少20亿美元。

目前, 拼多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还比较单一,主要依赖定增和可转换债,这本质是对黄铮股权的稀释。所幸的是,黄铮上市前持股 拼多多超过50%,有较大的融资空间。

最新股权结构显示,截至2020年3月30日,黄铮持股比例为44.57%。

与此同时, 拼多多的烧钱战略,也限制了 拼多多的融资对象,即能够承受 拼多多继续亏损的所谓长线投资人。

然而,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,愿意陪伴黄铮继续冒险的长线投资人恐怕也会捂紧口袋。更微妙的是,瑞幸爆雷事件的影响还在扩大,包括 拼多多、蔚来等在内,烧钱模式的上市公司将面临投资者更为严格的审视。

因此, 拼多多一路狂奔突进之后,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相关推荐